「藝術使真理得以發生」——海德格
我們凝視塵與金——在時間流轉中交織的兩種存在狀態。塵,是無常,是日常,是物質風化後的殘餘與延續;金,是光之閃現,是信念的沉澱,是靈性不可銷蝕的回聲。本展由日本藝術家藤村真與道川省三兩人共同展開,從他們對物質的敏感觸覺與精神深度追尋出發,編織出一場關於時間與物性的詩性對話。正如聖經《傳道書》中所言:「都出自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在這樣的循環中,我們凝視的是物質的消散,也是存在的轉化。
展覽的靈感起源於藤村真《Walking on Water》系列中對「在不可能中行走」的探問,但此展真正想要關注的是兩位藝術家如何透過各自的媒材與精神關懷,展開一場超越語言的深層對話。藤村真以光與礦物顏料書寫沉靜而層疊的祈禱,道川則以火與陶土傳遞自然的律動與裂變。他們的創作各具特色,卻在材質與精神性的層層呼應中,激盪出能量的流動與思想的餘震,引導我們看見事物如何在時間的流動中被形塑。這不僅是一場展覽的開啟,更是一道邀請——在無聲中凝視,於塵土中拾光。
《Dust and Gold》不是形式上的並置,而是一種靜謐的共振。我們所關注的,是時間在物質中沉澱出的質地,是觀看中浮現的空隙與深度,以及創作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與存在感。塵與金、光與土、裂與光澤,在這個空間中互為陰陽、彼此回應,也映照出我們對當代世界中「存在」、「信仰」與「轉化」的根本提問。
Walking on Water - Waves Study © Makoto Fujimura
Kohiki Sculptural Form © Shozo Michikawa 三重凝視展覽由三個篇章構成,分別對應靜默感知、逆境轉化,以及一種在不可能中仍持續前行的信念之路。
第一篇章〈在無聲中閃耀〉,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以對應的方式呈現,彼此呼應、鏡像、錯位,形成一場無聲中的深層對話,營造出一個不以語言為主導的感知場域。這裡沒有清晰的敘事軸線,我們關注的是兩位藝術家如何透過材質層疊的質地與空間的光影,邀請觀者進入緩慢而細膩的觀看過程。這既是一次聆聽沉默、凝視時間的練習,同時亦是對「閃耀」的重新定義——光,不再來自強度,而是來自於無聲中的內在震動。
第二篇章〈逆境中綻放〉的空間節奏相對活躍,展件之間保有更多斷裂與衝突的可能。這裡的作品充滿張力與生命力,不迴避混亂,而是選擇直視並接納逆境的本質。在破裂、皺摺與不穩定的排列節奏中,空間呈現出一種正在進行中的狀態;正是在這些不確定與殘缺之中,綻放出新的理解與生命姿態。空間因此成為一種試煉場——不只容納破碎的所在,也是一處孕育轉化與重生意志的能量之源。
第三篇章〈行走在水面上〉是展覽最為安然的區域,也是回應展覽對「在不可能中行走」的提問。在當代動盪不息的現實中,此空間試圖召喚一種內在的穩定與信念狀態——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在面對無常之際轉向柔和而堅定的共生與共存。空間中的呼吸被拉長,聲音成為其中重要的語言,音樂與作品互相對比呼應,展現一種以恆靜面對恆動的靈性節奏,並對理想發出深切之渴慕。本展亦將於此展間不定期舉辦小型音樂會,回應兩位藝術家與音樂的深層連結,並藉由聲音的共振,邀請觀者以不同感官與節奏進入作品之中,與之感受、共鳴。
以微光引路,以信念作答展覽由藤村真的作品〈Kairos – Stardust(神聖時刻-星塵)〉開啟視覺與精神的旅程,鋪陳出一種凝視時間的神聖視域。「Kairos」象徵時間中的裂縫,一種稍縱即逝卻能轉化感知的臨界時刻;「Stardust」則指向漂浮於黑暗之中的微光,如尚未凝結的希望,在不確定中閃爍生姿。畫面層疊如呼吸,金粉游移於其間,既像是光線中飛揚的塵埃,也似宇宙深處未曾命名的星辰。它不是宣示的光芒,而是一種微弱卻堅定的閃現,為傳遞觀者步入展場的第一道感知訊號,也象徵「塵」與「金」交會時,那種難以言喻的經驗與視覺觸動。
而在展覽的尾聲,則由〈Walking on Water〉做為結語,呼應這段旅程最初的提問:「人在不可能中,是否仍能行走?」作品靜默地延續藤村真長年對信仰、創傷與復原的關注,畫面中未有具象水面,卻透過色層的震動與筆觸的拉扯,召喚出步履之間的張力與節奏。這不是瞬間的奇蹟,而是關於持續行走的深沉修辭,是一種在動盪之中保有內在恆常節奏的實踐。光,不再是外界的照明,而是自內而生的方向感,於裂縫中微微發亮,引導我們跨越障礙,穩步前行。這件作品不只是展覽的結語,更是一道提問之門,留給觀者去回應:在不確定與變動中,我們是否仍願意帶著信念,步向未知?
Kairos – Stardust © Makoto Fujimura 塵中拾光,器中藏念此次展覽中,道川省三特別呼應《Dust and Gold》的核心意象,在部分作品中引入金與銀的元素。金屬的光澤如微光般浮現於陶土肌理之上,為自然燒成後的粗礪表面注入一絲靈性的閃現。這些金屬的介入,並非單純的裝飾,而是他與材質深層對話的一環——讓「金」不再只是象徵,而是成為陶土中具體可感的轉化軌跡。
除其擅長的自然落灰燒成作品(Natural Ash),此次亦展出以 Kohiki(粉引)技法製作的作品。Kohiki 源自韓國白瓷傳統,是日本陶藝中一種將白色泥漿覆於胎體,再施以透明釉的技法,使表面呈現溫潤、斑駁的質地,如同被時間沖刷過的器物,展現出一種歷史沉澱的肌理。對道川而言,Kohiki 是更為節制的表現語彙,其白中帶灰的層次,讓裂紋與不完美顯得更加內斂與克制。
儘管道川的作品在視覺與形態上更趨近於雕塑,他依然堅持讓每件作品均保有功能性——這是源自日本陶藝文化的本質態度:即便是蘊含精神性的創作,也須能夠回應日常的使用與存在。在《Dust and Gold》中,道川呈現三種創作系列:「Natural Ash」展現火與灰燼交織的生成;「Volcano」延續他對地殼爆裂與能量釋放的直觀回應;「Kohiki」則透過細緻、柔和的肌理,呼應展覽中對信念與內在光源的探問。在火、土與金屬交錯之間,他以三種形式提出關於轉化與承載的可能,亦讓本展呈現出時間壓縮後的深刻回音。
Volcano with gold Sculptural Form © Shozo Michikawa
李晏禎 (Jenny Lee),活躍於當代藝術界的獨立策展人與藝術寫作者。長期致力於促進國際與在地藝術社群之間的交流,並以策展與文字作為橋樑,關注跨文化藝術實踐與觀念轉譯。在《Dust and Gold 塵與金》中,她以「塵」與「金」作為思考核心,並引導觀者體驗藝術在時間流動中的沉澱與精神能量。她認為,藝術作品不僅是視覺呈現,更是一種靜謐的共振 —— 在無聲中凝視、於塵土中拾光,觀者透過專注凝視,與作品展開如祈禱般的深層對話,感受物質與精神在創作中的互動。
Dust and Gold:Makoto Fujimura, Shozo Michikawa © ALIEN Art Centre
Dust and Gold:Makoto Fujimura, Shozo Michikawa © ALIEN Art Centre